<aside> 💡 自开启 gap year 以来,我总在想,没上班也得保持创作啊,种下「只工作,不上班」的种子。创作什么?两个方向:

产品和艺术品最终都有机会赚钱,只是前者比后者在短期内更容易实现。

诚然,上述创作方向务虚,却是我的指导方针——先别做艺术品。

为什么?得挣钱。

有没务实的创作方向?最近读到 Stripe 软件工程师 Mahmoud Hashemi 的文章,颇有启发,便翻译了。

原文:Intentional creation  作者:Mahmoud Hashemi 译者:黄炜东

本文已征得作者翻译授权。

</aside>

我们都有过这种感受。无论是早上起床还是晚上难眠,你都感受到了它的存在——潜伏的创造力。

在源源不断诱惑消费的互联网中,将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,挑战很大。如何选择一个方向?

接下来,我将分享如何将创造力拆解到 4 个不紧不慢的步骤:

  1. 消费(Consume)
  2. 评论(Critique)
  3. 策划(Curate)
  4. 创作(Create)

这 4 个 C 形成了一个简单明了、适应性强的方法,团队和个人能能良好运用。

此时阅读本文的你已经开始了第一个 C——消费。请继续。

消费(Consume)

第 1 步:化被动消费为主动研究

文章、视频、播客、最新 Wordle 谜题……从你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,你就开始了被动消费。在一个由计算机主宰且消费成为默认模式的环境里,一个创作者应该如何创作?

要创作,我们得先认识其反面——消费。

消费是一个有用的阶段,但如果它是终点就可能危险。无限循环的消费会扼杀创作机会。创作仍从消费开始,只不过,应该刻意以研究和评论的意图来消费。

评论(Critique)

第 2 步:用评论回应消费,让研究慢于评论

正如当下许多软件的问题一样,解法很简单:回应(React)。不,不是说 JavaScript 的 React 框架,而是说人的反应行为。要刻意创作,得让自己暂停一下输入,从自身寻求回应。半结构化的回应,或评论,是创造性领域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做法,比如建筑评论。